第701章 底牌(二合一)_调教大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701章 底牌(二合一)

第(1/3)页

  贾昌朝有些颓然地出了汝南王府。

  做为赵允让的托孤重臣,做为那几个傻兄弟的掌舵人,老贾很明白,“一走了之”、“负气而走”,这显然不是他这个亚父应该干出来的事情。

  可是,贾昌朝更清楚,在那几兄弟心中,他这个亚父已经失去了威严,更失去了信任。

  在韩稚圭戾气冲天的挽天之策面前,赵宗实已经动了心,再不会多听他这个老人家多说一句了。

  “对策?下一步?”贾昌朝不由冷笑。

  韩琦不说就真当他贾昌朝猜不出来吗?能有什么对策?又能有什么下一步?

  一个离开了中枢五六年之久的弃臣,他对局势能有什么了解?又有几分实力扭转乾坤?无非是在外面的时候得了什么奇遇,就不知天高地厚地以为乾坤在握罢了。

  他是从西北那州归京而来的,那么,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。

  西北无外乎“两患”可撼动大势,一曰,西夏边扰;一曰,魏王后人。

  西夏现在正内战不断,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,那就只剩下一个能让韩琦如此大胆的理由了。

  ......

  话说回来,韩琦要真能劝动魏王一脉助之,有用吗?

  有用。

  那一脉在西北经营了七十多年,在军政两界可以说根深蒂固。若决心入京搅动风云,还真够赵祯喝一壶的。

  韩琦打的好算盘,魏王一脉加汝南王府,其势必盛,很有得天之机。

  可惜,韩琦百密一疏,那几个傻兄弟更是记吃不记打的蠢货。

  老贾在京中与赵祯斗了十年,他明白自己的对手是谁了。

  他斗的是赵祯吗?错!他斗的是唐子浩。

  韩琦也好,赵宗实也罢,都把那个疯子漏掉了。

  那个疯子,才是最可怕的。

  诚如赵允让临行之前与唐奕当街对谈,那个疯子当着满街百姓说过的一句话:

  “他不想与任何人为敌,但前提是,别挡他的道!”

  诚如那疯子还曾说过的一句话:

  他之所以纵横无忌,凭的是......“对手不知道他的厉害。”

  与唐奕斗了十年,老贾都不知道这个疯子到底有没有底限,到底有多厉害。

  一个刚刚回京的韩琦就敢把他忘了?简直就是找死。

  ......

  抬眼望天,贾子明长叹一声:

  “老爷王,老夫回天无力,您别怪我......”

  说完,下意识地四下扫看,然后也不登车,就那么蹒跚而行,任由使役、车夫在身后跟着。

  沿汴河大街,漫无目的的向前行去。

  ......

  ——————

  事实证明,贾昌朝这几十年的官场没有白混,所料之事不说十之中十,也猜中了**。

  与此同时,赵宗实捧着韩琦递过来的书信,双手都已经有些颤抖了。

  神情更是由初接信封的疑惑,转而变成了震惊,到了最后,又化做无边狂喜。

  “此事当真!?魏国公真愿助我!?”

  韩琦微微一笑,“千真万确!”

  赵宗实闻之,心思飞转,“他......他有何要求?”

  “只有一请,大事得成,望十三世子为其父正名!”

  “这有何难?”赵宗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。

  这里边儿那点儿事,其实谁都知道。只是为一个逆臣平反,这对于赵宗实来说,简直就不算是条件。

  魏国公是谁?

  也是赵氏子孙,全名赵德锦,也就是魏王赵廷美的七儿子。

  当年,太宗继承兄长帝位的法理依据是“金匮之盟”,也就是其为弑兄找的那个理由。

  借生母杜太后的训示,意思就是大宋皇位不应父传子,而要兄传弟。

  所以,太祖崩世,依金匮之盟顺理成章地就要传位于弟。可是这个“弟”接掌了皇位却又不想认账了,对弟的弟隐瞒了金匮之盟这回事儿。

  后来,弟的弟,也就是赵廷美得知了此事。原来二哥传位三哥是因为这个,那三哥为啥不传给他这个四弟呢?心有不满,自要造反。

  而他的这位三哥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,二哥都死了,对四弟却手软了。

  得知赵廷美要造反之后,很讲亲情地没下死手,而是把他赶到了西京。后来见四弟贼心不死,又削去了一切官职,一撸到底,从魏王贬成了县公。

  这也就是廷美一脉一直在西北盘踞的原因。

  老赵家的皇帝都是老好人,从太宗到真宗对那一脉还算厚道,虽无大赏,却也算是纵容了。到了赵祯这里,庆历封王还特意想起了那一家,恢复了赵廷美的王爵。

  只不过,反过就是反过,直封魏王不可能了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